作者:郭凱,張 艷,崔偉華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吉林 長春
【關鍵詞】 低溫滅菌;供應室
隨著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發布,為提高醫院的感染控制水平、降低醫療風險和醫療糾紛、解決一些不適宜高溫滅菌的器械和設備(如:硬性內鏡、纖維手術器械、高速電鉆和氣鉆等)的滅菌問題,供應室必須采用低溫滅菌方法進行滅菌。
1 低溫滅菌方法種類
供應室常用的低溫滅菌方法種類有:過氧化氫等離子低溫滅菌法、環氧已烷低溫滅菌法、低溫甲醛低溫滅菌法、過氧乙酸低溫滅菌方法、戊二醛低溫滅菌法。以往的甲醛熏蒸法只能達到消毒作用,已不再使用;因戊二醛滅菌物品使用前需用無菌水沖洗,易造成二次污染,現已不提倡使用;過氧乙酸低溫滅菌方法容量小(每次循環只能放一個內窺鏡),在我省現無醫院使用。所以過氧化氫等離子低溫滅菌法、環氧已烷低溫滅菌法、低溫甲醛低溫滅菌法是現省內供應室常用的低溫滅菌方法。
2 各低溫滅菌方法對兼容材質范圍的要求
各低溫滅菌方法對兼容材質有嚴格要求,要特別注意,以免損壞
滅菌器械。
2.1 過氧化氫滅菌法:①兼容材質:金屬類:鋁、青銅、鈦、不銹鋼;非金屬類:陶土、玻璃、硅土;塑料和人造橡膠類:聚已稀、聚丙稀、聚氯已稀、聚甲基戊稀等;②不兼容材質:紙類、海綿、棉布、木頭、油類、粉類、液體。
2.2 環氧乙烷滅菌法:①兼容材質:布、木制品、聚已稀薄膜、金屬、塑料和陶瓷等。②不兼容材質:油劑、粉劑、膏劑、液體。
2.3 甲醛滅菌法:①兼容材質:對材料沒有特殊限制,兼容所有空氣能穿透的材質。②不兼容材質:油劑、粉劑、膏劑、液體。
3 滅菌原理及注意事項
3.1 過氧化氫滅菌法
3.1.1 過氧化氫滅菌原理:過氧化氫是一種強氧化劑。它通過具有高反應活性的羥自由基攻擊微生物的膜脂、DNA和其他重要的細胞結構,從而殺死微生物。羥自由基在等離子階段結束后,再迅速結合成安全無毒的水分子和氧分子。
3.1.2 使用58%過氧化氫溶液進行滅菌的滅菌時間:長循環72min,短循環55min。溫度45~50℃。
3.1.3 過氧化氫滅菌法特點:過氧化氫穿透性差,長度在2m以上,內徑在1mm以下的聚已稀和鐵夫龍管腔可彎曲內鏡不能用過氧化氫滅菌;長度在0.5m以上,內徑在1mm以下的不銹鋼管腔器械不能用過氧化氫滅菌;帶有盲端的內腔不能滅菌。
3.1.4 滅菌后的廢氣排放:過氧化氫滅菌后的廢氣排放無需特殊通道,滅菌后分解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
3.1.5 器械滅菌每周期時間:滅菌時間短,每周期所用時間2h左右。
3.2 環氧乙烷滅菌法
3.2.1 環氧乙烷特性:環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具有芳香醚味,可致癌,在低溫下為白色液體,沸點10.8℃,易燃易爆,**低燃燒濃度3%,屬滅菌劑。
3.2.2 環氧乙烷滅菌條件:可使用100%環氧乙烷氣體或環氧乙烷加二氧化碳混合氣體滅菌,滅菌溫度37℃、50℃。濃度800mg/L~1 000mg/L。相對濕度60%~80%。滅菌時間:6h。(100%環氧乙烷氣體, 自然界不存在,必須人工合成)。
3.2.3 環氧乙烷滅菌法特點:環氧乙烷穿透性強,能對形態不規則物品滅菌。
3.2.4 因環氧乙烷有殘留,故需解析。時間為50℃,12h;60℃,6h。
3.2.5 滅菌后廢氣排放:尾氣需有專門解毒(強制氧化)過程。獨立通風系統,對管道的材料、長度、周圍建筑環境、安裝方式有特殊要求,出口處半徑7.6m以內不許有窗、火源。
3.2.6 器械滅菌每周期時間:時間長,每周期所用時間12~16h左右。
3.3 低溫甲醛蒸汽滅菌法
3.3.1 37%~40%的甲醛溶液:有刺激性氣味,可致癌,使用37%~40%的甲醛溶液滅菌。滅菌溫度在50℃、55℃、60℃、65℃、80℃溫度下,滅菌時間分別是60min,60min,30min,30min,10min。(37%~40%甲醛水溶液(福爾馬林),自然界普遍存在)。
3.3.2 滅菌后廢氣排放:滅菌后廢氣液態排放,通過廢水排放。
滅菌器廢水出口甲醛濃度瞬間**大濃度為0.01%,并迅速被廢水中微生物和有機物(大腸桿菌等)所分解。尾氣處理: 獨立通風系統或連接共用通風系統;廢水排放:設備不需要獨立的工作環境,無需獨立下水道,可直接。
3.3.3 器械滅菌每周期時間:時間長,每周期所用時間7h左右。
3.3.4 低溫甲醛滅菌法:因滅菌劑需要供應室自行配制,有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的可能性,所以在我省使用較少。
4 包裝要求
4.1 各種待滅菌物品需充分干燥,否則會導致滅菌失敗。
4.2 包裝材料:環氧乙烷滅菌和低溫甲醛滅菌待滅菌物品可選用多種包裝材料進行包裹,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待滅菌物品必須使用的專用包裝材料進行包裝,一些吸收性材料(如纖維素)能阻止其穿透,從而必須選擇合成的包裝材料。
5 滅菌效果監測
5.1 物理監測:3種滅菌方式皆可通過滅菌過程打印記錄進行物理監測。
5.2 化學監測:通過內置指示卡和外貼指示膠帶進行化學監測。
5.3 生物監測:環氧乙烷滅菌和低溫甲醛滅菌采用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進行生物監測,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采用嗜熱脂肪桿菌芽孢進行生物監測(廠家要求),也可采用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進行生物監測。(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ATCC9372,抗力要求為:菌量在5×105~5×106cfu/片),在環氧乙烷劑量為(600±30)mg/L,作用溫度為(54±2)℃,相對濕度為(60±10)%的條件下,其殺滅90%該微生物的D值為2.6~5.8 min,存活時間≥7.8 min,死亡時間≤58 min。
低溫滅菌技術在供應室的應用,強有力地控制了醫院感染的發生。長期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環氧乙烷穿透性強、滅菌范圍廣泛,可用于各種難透過部位(如較細、較長導管)的物品滅菌,滅菌成本較低,但滅菌周期長,適用于不需要快速周轉、儲備量大的物品滅菌;過氧化氫穿透性差,細長(長度在2m以上,內徑在1mm以下)和帶有盲端的管腔不宜采用過氧化氫等離子方法滅菌,滅菌成本相對較高,但滅菌周期短,適用于需要快速周轉、儲備量小貴重物品滅菌。低溫甲醛滅菌法因37%~40%甲醛水溶液需要供應室自行配制,有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的可能性,所以現我省范圍內較少使用。
上述3種低溫滅菌方法,在我省范圍內以環氧乙烷和過氧化氫滅菌方法為供應室常采用的低溫滅菌方法。低溫滅菌方法在供應室的應用,大大降低了醫院感染的發生率,降低了醫療風險和減少了醫療糾紛,同時提高了醫療護理質量,使醫院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